哲学家茶座第十三讲“茶汤在寺院生活中的意义”录音文字整理(中)

哲学家茶座第十三讲“茶汤在寺院生活中的意义”录音文字整理(中)2020-12-11 17:16五杯茶 阅读:55 字体:
哲学家茶座第十三讲“茶汤在寺院生活中的意义”录音文字整理(中)
  
   哲学家茶座第十三讲“茶汤在寺院生活中的意义”录音文字整理(中)
  主讲人:关剑平副教授
  主持人:张文良教授
  时间:2018年10月17日下午14:30——17:3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600会议室
   

六、僧俗间的茶礼
  这就是茶在佛教宗教生活中的应用,以上说的是茶礼在供佛中的应用,下面我们再看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唐武宗会昌三年(843)正月“廿八日早朝,入军里。
  青龙寺南天竺三藏宝月等五人、兴善寺北天竺三藏难陀一人、慈恩寺狮子国僧一人、资圣寺日本国僧三人、诸寺新罗僧等,更有龟兹国僧,不得其名也,都计廿一人,同集左神策军军容衙院。
  吃茶后,见军容。
  军容亲慰安存。
  当日各归本寺。
  ”这是一个僧侣与世俗人士间的茶礼。
  我们今天有吹风会,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吹风会,在会昌法难之前,仇士良借慰问外国僧侣公开向唐武宗表示不认同他的政策,安慰佛教界,安慰佛教信众,没有事的,当然最终结果会昌法难还是发生了。
  我对仇士良主持的吹风会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他在寺庙里面使用桌椅喝茶,我们今天使用桌椅是再自然不过的,但是在唐代使用桌椅比较时髦,因为当时席地而坐更加普遍。
  而且从这条史料上看,在当时的西安、长安,外国人的数相当可观,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
   

七、日本文献中的茶礼记载
  退回前面用茶礼佛的话题,日本不仅有中国用茶来敬佛的史料,还有唐代的日本僧人回到日本以后用茶敬佛的史料。
  他们把在中国的生活搬回了日本。
  日本在唐代看中国,恐怕比今天中国人看日本更加的高大上,而且日本人学习中国的热情与态度也远远超过中国人。
  包括日本人买的东西跟中国人买的也不一样,我们去买马桶盖,日本人来中国,也许他也会买几个这样的东西回去,但是他们带来大量的金钱,更加多的是用于抄经、买文献。
  买到什么程度?等会昌法难之后,我们需要反过来从日本进口佛教文献了。
  日本文献中既有用茶来敬佛的记载,同时,也有用茶招待世俗人士的史料,最有名的故事恐怕就是永忠招待嵯峨天皇了。
  永忠在中国呆了近三十年,回国后正好遇到嵯峨天皇巡幸,永忠亲自点茶献给嵯峨天皇。
  之后嵯峨天皇就下令在近畿地区种茶,这也是日本社会最上层的饮茶礼仪了。
  这个僧俗之间的饮茶,似乎对永忠来说也在自我标榜,就是你看我的中国文化素养有多么的深厚。
  就是说不仅仅是在寺院里面,在寺院外面或者针对世俗,大家都在用茶来标榜自己的中国文化素养。
   

八、茶在僧侣生活中的应用状况
  《景德传灯录》卷二六“温州瑞鹿寺本先禅师”条下,本先禅师(942—1008)有着大段大段的讲法,其中一段记录了禅僧一日的生活内容,其中有茶:
  晨朝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
  吃茶了,佛前礼拜。
  佛前礼拜了,和尚主事处问讯。
  和尚主事处问讯了,僧堂里行益。
  僧堂里行益了,上堂吃粥。
  上堂吃粥了,归下处打睡。
  归下处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
  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
  吃茶了,东事西事。
  东事西事了,斋时僧堂里行益。
  斋时僧堂里行益了,上堂吃饭。
  上堂吃饭了盥漱。
  盥漱了,吃茶。
  吃茶了,东事、西事。
  东事、西事了,黄昏唱礼。
  黄昏唱礼了,僧堂前喝参。
  僧堂前喝参了,主事处喝参。
  主事处喝参了,和尚处问讯。
  和尚处问讯了,初夜唱礼。
  初夜唱礼了,僧堂前喝珍重。
  僧堂前喝珍重了,和尚处问讯。
  和尚处问讯了,礼拜、行道、诵经、念佛。
  这一大段的史料大家可以看一下。
  茶出现的频率这么高,就相当于一个个标点符号,几乎每一件事告一个段落都是以茶作为标志,可以反映出茶在僧侣生活中的应用状况。
   

九、饮茶与点心
  另外一点,为什么在寺院频繁地用茶?恐怕跟过午不食的生活规范也有关。
  肚子饿是现实,礼仪要维持得下去肯定有内在的合理性。
  过午不食,但是我又饿了。
  我要解决真实的问题——饿,不同于今天茶文化大量的伪命题。
  “那就喝茶嘛!”喝茶的时候可以配点心。
  从史料上看,有的时候上点心,有的时候不上点心,上点心其实是跟吃饭没有什么区别。
  到了今天,我不知道北京的茶馆状况是什么样的,杭州的茶馆一大特色就是各式各样的吃的东西。
  但是跟吃饭相比,茶馆都是点心类的、零食的东西。
  在杭州,有的生活状况比较好的大学生,从早上就进去,等到下午五点出来。
  白天的价格60多块钱,5点钟出来晚饭都解决了,又在茶馆里面泡了一天。
  其实我们看古代的茶食其实也一样的,茶食尽管不是绝对的素,但是会偏素。
  更多的还是那些点心类的东西、零食类的东西。
  在寺院里面其实茶有生活的意义,而且这个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参头领众法堂下间,谢维那、侍者,触礼一拜。
  次大众谢参头,触礼一拜。
  请客侍者预依戒次具茶状,备卓袱、笔砚。
  告香罢,列法堂下间请茶。
  各佥名,请首座光伴。
  斋退鸣鼓,众归位立。
  两侍者行礼(与常特为茶同)。
  当晚,方丈请参头、维那、侍者药石,首座光伴。
  次早,请参头茶。
  半斋,请参头、维那、侍者点心。
  若大众均预告香,则首座为参头。
  其特为茶请西堂光伴。
  住持入院后,人事定,库司备香,首座领众恳请为众告香,然后开堂。
  每年夏安居前要举行烧香仪式——告香,其中包括住持行告香礼,为大众说法。
  按照古代的规矩,未曾参加告香仪式者不许入室参学问道,即所谓“未预告香,不许入室”,可见告香之重要。
  告香结束后请茶。
  请客侍者事先以戒腊高低为序准备好了茶状,强调了寺院与世俗社会论齿相似的秩序,保证了茶会的有序进行。
  大家排列在法堂北的下间请茶,各位签名,请首座光临作陪。
  用斋之后大家退下,听到鸣鼓,各就各位。
  两侍者像平时的茶礼那样行礼。
  当晚,方丈请参头、维那、侍者药石,首座光临作陪。
  告香开始之前推举了一位熟悉礼仪者为参头,在整个仪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次日早上请参头茶,在早粥与午斋之间的半斋,请参头、维那、侍者吃点心。
  如果全寺僧众都参加了告香,就以首座为参头。
  特为茶礼请他山退隐方丈的西堂光临陪伴。
  可见请茶时往往配有点心。
  前面小参里的献汤也同样有点心。
  茶汤礼仪中茶汤与点心的搭配应该是常态。
  这里的请茶、药石、点心都有慰劳辛苦的意义。
  这是告香仪式之后的茶,并不是一个仪式性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先是药食,然后是品茶
  在唐代,似乎寺院的生活十分考究,包括洗澡也一样的。
  寺院其实是中国人生活一种典范式的生活方式,跟佛教的地位有密切关系。
   

十、臆说“吃茶去”
  刚才研究佛教的张教授已经提到这个话题,就是“吃茶去”这个公案。
  《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条详细记录了从谂“吃茶去”三字禅公案:
  师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曰:“曾到。
  ”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
  ”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师父,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招院主,主应诺。
  师曰:“吃茶去!”
  为什么它可以成为一个话头?因为茶在寺院生活中频繁地使用。
  大家频繁地喝茶,对茶都熟悉,所以就拿茶作为话头来说。
  谁都没有碰到的事就不可能作为话头。
  这个是推论,我觉得可以成立。
  这个话头什么意思?也有很多文章描述它,描述得非常好玩,也非常有哲理。
  但是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思想,所以看完了就忘了,我还是喜欢死一点的东西,说得清楚。
  所以对于“吃茶去”这三个字,我的理解就是“玩儿去”。
  在问师父一些太大的话题,师父根本无法回答时就说“吃茶去”。
  我总感觉佛教本身是一个靠自己去悟的事,不是老师教给你什么,不是师傅布置作业,学生做作业,然后老师批改作业,学生得到标准答案。
  本来是你自己做的工作,你反过来考老师,那么就是“玩儿去”吧。
  我觉得就是这么回事,我是外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这是我对这个话头的理解。
  《景德传灯录》卷十八:
  福州鼓山兴圣国师神晏。
  ……师与闽帅瞻仰佛像,闽帅问:“是什么佛?”曰:“请大王鉴。
  ”曰:“鉴即不是佛。
  ”曰:“是什么?”无对。
  ……问:“如何是教外别传底事?”师曰:“吃茶去。
  ”
  《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保福从展”条:
  长庆棱和尚有时云:“宁说阿罗汉有三毒,不说如来有二种语。
  不道如来无语,只是无二种语。
  ”(保福从展)师曰:“作么生是如来语?”曰:“聋人争得闻。
  ”师曰:“情知和尚向第二头道。
  ”长庆却问:“作么生是如来语?”师曰:“吃茶去。
  ” 

十一、“吃茶去”的滥用与附庸风雅
  出现“吃茶去”毫无疑问有意义,哪怕叫你玩去也有它的原因。
  到了后面已经庸俗化了,因为吃茶去已经变成了一个话头和有名的公案,下一次我遇到不知道的话题只要说吃茶去就可以了,就是乱用话头,所以对此也有批评。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一千多处的“吃茶去”,王大伟、李新玲对此有比较全面的研究。
  我觉得这现象很正常,懂的人毕竟是少数。
  风流也一样。
  有的人批评今天的茶艺,穿戴很漂亮,什么都不懂,附庸风雅。
  其实那有什么不好的?漂亮一点有什么不好?我不懂。
  你懂吗?这个世上有几个人懂得?本来风流就是这么一回事。
  风流领袖打造风流,懂的就是这一个人,后面都是跟着摇旗呐喊的人,由此营造出氛围,形成流行。
  附庸风雅不好吗?不附庸风雅我附庸什么东?我难道要附庸恶俗吗?事实上文化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这一万个人在那里拍手,可能在这一万个人里面又出来一个领袖,又打出一面旗帜,出现两个阵营,不断分裂,不断壮大,整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就提高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对附庸风雅的批评本身是错误的,我们今天要理直气壮地去附庸风雅。
   

十二、佛教茶文化研究基础史料《敕修百丈清规》
  上面看了茶汤礼仪在中国的具体应用状况。
  下面的主要思路是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茶汤礼仪在佛教中的应用。
1
  我关注这个话题的切入点是《敕修百丈清规》。
  目的不一样了,可能选择的基本史料会有一些差异。
  我的目的是要概观佛教茶文化,我想在总体上了解它的状况,毫无疑问越详细越好。
  这个时候我关注的史料就是《敕修百丈清规》,因为在所有的清规里面恐怕它是记载最详细的。
  换一个角度,我纯粹作为一个历史学者研究历史问题的时候,很可能首先关注《禅院清规》,里面也有非常丰富的资料,而且时代又早,史学的意义恐怕《禅院清规》更加显著和重要。
  但是,我的研究对象是茶文化,所以我选择的史料就是《敕修百丈清规》。
  对《敕修百丈清规》关注首先还是从日本起步,整个现代茶文化的研究都是从日本起步的。
  当时这是在里千家今天的大宗匠的组织下做的工作,他们在《茶道古典全集》这部书时,第一册里面就收入了《敕修百丈清规》的一部分。
  它的目的很明确,在为日本的茶道寻找它的理论源泉。
  我们李老师现在所做的工作,其实也是在为我们今天的茶文化寻找理论依据。
  我们做事肯定要有一个依据在那里,这个依据要说服我们自己,让我们做的事名正言顺。
  其实你把这个理清楚以后,将来的道路至少方向就明确了。
  日本恐怕正好相反,他们是已经有了这个产品,就是所谓的茶道,然后他要对这个茶道进行重新包装
  我们看今天日本的茶道充满了崇敬的感觉,日本有一个电影《寻访千利休》,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看了以后完全被它征服。
  话又说回来,那不过是一个广告片,毫无疑问漂亮。
  谁把自己的广告做得让人恶心?但是同时也有另外一个意义,就是把这个茶道的理论,把茶道的理论体系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方式来告诉大家。
  这个理论体系在历史上不见得是真实的,作为历史事件来考证的话不见得是真实的。
  但是你在分析日本茶文化发展历程的时候,尤其在我要建立今天的茶文化的发展基础的时候,它就是真实的。
  它是今天茶道的坚实的基础,只要它是坚实的,它就肯定是真实的,从理论上一脉相承,把这个道统建立起来了。
  这个电影恐怕是十年以前制作的,到了今天日本才提出要用茶道申遗,只是提出了这个话题。
  问题在于还有一个叫做《花战》的电影,我不知道几位看到,就是讲花道的代表性祖师池坊专应。
  花道申遗还没有提出,大概两年前日本提出要用茶道、花道、香道、和服捆绑起来申遗。
  去年日本明确说不捆绑了,要用茶道单独申遗,那下一步用什么申遗呢?恐怕就是花道申遗了。
  这就是战略,我们中国没有战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个东西是你的还是我的,不是说从我这里走出去的就是我的,韩国端午申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怎么去总结自己的文化?其实总结自己的文化同时不仅仅是对于历史的总结,还意味着我们对于明天发展道路怎么走的思考。
  
1古田绍钦在《入宋僧与茶》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观点。
  
  
  
   哲学家茶座第十三讲“茶汤在寺院生活中的意义”录音文字整理(中)茶抹在石棱中 山遮路长,水隔君远,一份情牵绮梦中,只叹今生少宿缘,三生石上空自忧,三千馥郁独爱那一抹幽香,读你时,
  
茶抹在石棱中

支持原创,感谢原作者,当前文章内容由茶友提供让茶友参考之用,如需删除请随时联系我哩

    • 石抹香 石抹香 4

      哲学家茶座第十三讲“茶汤在寺院生活中的意义”录音文字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