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大马帮

茶马古道上的大马帮2020-10-14 08:20五杯茶 阅读:177 字体:
茶马古道上的大马帮 

茶马古道上的大马帮茶大马锅头


驿运、茶马古道和马帮,是近年来媒体关注、影视常显的话题。
  有许多很好的文字报导和影视作品歌颂这桩历史悠 久、对国计民生做出过重 大贡献的史实,但由于文学篇幅、影视镜头 所限,对马帮、马锅头们 在茶马古道上活动的一些细节很难表述出来。
  我从小对马帮就有所见闻,参加工作后,也有不少接触,对古道上赶马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很敬佩,对他们的特殊生活方式也很感兴趣,所以我特别走访了我的老乡,顺宁茶厂的第一代赶马人杨毓柏同志,请他把茶马古道上赶马人的生活习俗、技术诸方面给我作详细介绍。
  我把它整理出来作为普通史料,是一项趣事也是我 的心愿,虽篇幅较长, 但若干年后,有些细节就难寻了。
  顺宁茶马古道上的第一支国营大马帮
一九五O年三月,顺宁(凤庆)茶厂经省派军管联络员接管后,在恢复红绿茶初精制生产、支持内、外销的同时,又接受了大量收购并尽快调运青毛茶的新任务,以支持下关茶厂和省司赶制援藏茶叶和供应省内外市场。
  按公司志载:当年昆明区购79 5担,下关和顺宁区购3500担,景东区7200担,双江区5100担,共1.65万担。
  实际按顺宁茶厂当年总结,共收购青毛茶10737.356担,其中:顺宁茶7000.673担,云县茶2059.435担,缅宁双江茶1677.248担,大大超过省司所列数字。
  当时,顺宁公路不通,交通闭塞,茶叶全靠马帮驮运,因正值滇西各地组织运力运送进藏物资,所以顺宁到下关这条茶马古道上,运力较紧,运价高,大量青茶外运压力大。
  为急解运力不足之难,经省茶司同意,组织自有的驮马运输队。
  即派顺 厂厂长吴国英,下关茶厂军管联络员李格风和顺厂工人 任育华、秦子贤,雇聘大理马锅头周正,于农历八月十五赶往邓川沙坪渔塘会,耗资当时旧币元(合新币16100元)购得骡马120多匹,据现仍健在的九十一岁老工人秦子贤回忆说:“当时是120多万一匹(旧币)。
  ” 符合情况。
  因需加配鞍架用 物,共花元,组成下关茶厂驮马运输队和顺宁茶厂驮马运输队。
  顺宁队有六十三匹牲口,分成两个马帮,配领队、事务员、招雇大理、蒙化( 巍山)、顺宁赶马人为队员。
一人赶四匹为一把(班)。
一帮共八把,三十多匹牲口。 
  如顺厂第二队(帮)事务员是王清明,队员有李纲(大理)、李廷贵(大理)、杨家明(大理)、段朝宗(顺宁)、黄家诚(顺宁) 、王席麟(顺宁)、罗凤昌(顺宁)、姚顺才(顺宁)。
  顺厂 驮运队还 专门制了黄色镶红牙边的队旗、插在头骡的驮子上。
  两个马队(关、顺两厂)十月组建(农历八月),十一月投入运营。
  到年底共运关茶叶796件415.85市担。
  因时间短,当年运量不大,但 到以后的几年 中,在公路未通之前,这是一批重要的驿运力量, 也是有史以来,在顺宁至下关的这条茶马古道上的第一支国营大马帮。
  这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古驿道上绽放的新花。
120多匹牲口,加上大理 、蒙化和本地马帮,成百上千匹牲口几十个马帮都集中来运茶,铃声不断,铓声不息一队接一队,一帮 接一帮,好一 派烦 忙、兴旺的景气。
一九五四年,下关茶厂驮运队拆并凤庆茶厂驮运队。
  顺厂驮运队又抽出一个队,派上领队人调到西双版纳,支援勐海茶厂搞驿运。
  南大路通车后(云凤路未通),驮运队一部分改为马车,一部分 保留为农村初制所运茶。
  运输结构改变,成品茶由马车运至云县草皮街转运站由汽车转昆 明。
  云凤路通车后,茶厂转运站撤销。
  至一九六五年企业革命化时,撤销马队,将杨毓柏、董家艰等四人调县联社。
  马车除留一辆给伙食团作生活车外,其他的全调给县联社。
  从此,这支国营大马帮已完成其使命而结束。
  它是特定历史条件 下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而消失,此乃史之必然。
  马锅头
  马锅头,顾名思义,是马帮的领头人,负责 人。
  他应该是这伙赶马人中的精萃。
  要熟悉整套赶马的技术业务,生活规矩;要了解骡马牲口的习性、疾病和一般治疗知识;勒驮子 、钉马掌、联络交往、货物接转、经济往来、结算分配都 能操办;马帮大小事均能决 策处理。
  他是马帮的核心。
  马锅头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短期组合,本马帮认可的锅头。
  这类在锅头中居多数。
  由锅头去联系承接运输任务,按货按牲口数目,要三十驮或五十驮由他去联络,将附近村庄、邻里 的赶马人组织起来,成立 短期的运输马帮。
  运输任务完成以后,按相约的协议分配所得后,各自回家,自然散伙。
  在小农经济社会,各家散养几匹牲口,除自用外,搞 点小营运。
  过去在顺宁,多属此类组合,自愿集结,自愿解散。
  另一种 类型是自己有经济实力,自己购买牲口,自己组织马帮,自己当锅头,请人来赶马,请长工或短工,纯为雇佣关系,你给我赶马, 我给你工钱, 这种锅头为数甚少。
  但这种锅头常与官警有瓜葛,有的涉及走私,谋暴利,赚黑钱,甚至还有武装护运。
  当然也有正常马帮,因跑长途驿运,防盗匪抢劫而自 备防卫武器的,我 们只在过去年轻时耳闻途听,实 际知之不多。
  马锅头的首要任务是接转货物,办理承运业务。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大理、巍山(蒙化)的许多马帮,经常来顺宁茶厂驮运茶叶,我们就有实际接触了。
  茶厂运出的茶叶,都要由业务股储运组填办《磅码单》,写明茶类、等级、数量、批次、唛头、毛重、净重,依次按件列单。
  交给马锅头到下 关交货验收,结算运费。
一般青毛茶(晒青)用笋叶竹篮(简称大花篮 )包装
  茶篓封扎好后,在篮口笋叶上画码,用我国传统的数字:以毛笔黑墨书写。
  如毛重七十五斤画写为斤,净重六十九斤,画写为斤等,列单计总付运。
  红茶出口产 品则用青木板(有味的松木等不能用)做的统一规格大箱装。
  箱内有锌皮罐焊封、衬一层牛皮纸,加钉木箱盖,铁皮搭攀。
  木箱四面和顶盖用粉红色的专用纸,刷印有中茶牌商标,中国茶业公司字样,并刷有毛重、净重、箱额数量,以及唛头等标记,认真裱好。
  如唛头“凤5201”意思是凤庆(1954年前用顺宁)茶,数字的第一个5代表五五年,2代表二级,01代表第一批工夫茶,刷四个数字,红碎茶则有六个数字记码。
  茶箱裱好后,刷一道酸性朱红,再用熟桐油揉油一道,红底黑字、油亮美观。
  再用缝好的棕搭(因单时还没用麻布、草蓆)作外包缝牢,挂上标笺。
  最后才能 交给储运部门,再由马锅头承运到下关转昆明再转到口岸。
  当时的棕色青木板箱比较重,一般七、 八十斤一个。
  牲口驮一驮就有一百六七十斤,差一点的骡子驮不动,所以,驮运茶箱的多是大牲口,强马帮,除茶厂马帮外,以 蒙化马帮居多。
  至于藏族赶马运货(茶),与滇西一带马帮不同。
  他们的办法是驮软驮。
  在驮背上搭一层皮子作垫鞍,皮层下面有一层用毛毡等物做的约两三公分厚的垫裼,保护马背。
  皮子上面(马脊)有个小木鞍,系有绳索。
  驮茶时,用鞍绳吊勒两篓茶挂在马背上就驮走。
  茶篮隔着鞍皮,软摇软摇驮着走。
  我年轻时见过西藏或迪庆的藏族(当时我们称他们叫老古宗)来下关驮茶,就这样走,还领着个大藏敖(犬),好吓人的。
  他们赶的牲口不多,看起来很悠然自得。
  但是太重或大件恐怕就驮不成了,牲口负荷不了,也难控制。
  大山险道,也只能  适度负荷,便于行动。
  滇西马帮则不同,在一般较平缓地带,骡马驮粮食货物可负重到一百八九 十斤甚至二百多斤。
  驮石头,驮木料,丈二木料可以勒驮,安稳驮走。
  有的更长更重的还可以两匹牲口勒驮一根大料,行走转弯均可控制,算 是特殊的赶马技术了。
  回 族马帮锅头的习俗和规矩,因为我没有拜访过,所以也不记述了。
  马帮的组合一般一个赶马人赶四至五匹牲口,因为赶少了收入划不来,赶多了忙不过来,也吃不消,所以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一人赶四匹为一把(小帮),人畜负荷都适当,也便于在驮子上捎带小物件,如料兜,盖毡等。
  整个马帮由若干个小帮(把)组成,自然有序。
  除 了马帮之外,滇西一带还有很多的牛帮。
  牛帮进行速度较慢,但很稳当。
  马帮一站六十华里,牛帮一站只走三十华里,一人赶一头牛。
  牛帮在保山一带较多,凤庆、云县、边疆各县都有,也 是一批重要的驿运力量。
  牛帮不喜炎热行走,在炎热 夏季多在太阳偏西后或黄昏行路。
  牛帮用的铃是圆筒形的,中间有击铃摇棒,挂在牛鞍中心的小横木架上。
  牛走棒敲铃,咚咚作响,不像马帮那么震荡,声音浑厚低沉,使人有很稳沉,很自 然的感觉。
  牛鞍比马鞍弯弧大,适应牛背,也没有马鞍架长,较为简练。
  牛帮只用黄牛驮运,没有水牛驮运,因黄牛背有驮峰可以用鞍,水牛就用不成,只能架弯档犁田。
  对牛帮习俗知之甚少,无法详述。
  马店 
  马店是茶马古道上来往马帮住宿歇脚的地方。
  它一般设在驿道旁的镇边村角,方便进出,行人不太拥挤,也不过分偏辟之处。
  便于马帮寻认,便于购买草料及生活用物。
  多数是马帮长期的来往中,自然形成这样的集霰点,成为驿道上的一个靓点。
  马店应该具备基本的设施 :有供赶马人设 火塘、支锅桩做饭和睡觉的地方,有关马的屋棚,配有喂马的草料槽(木槽、石 槽、砖砌槽等),有可取的水源。
  在山村有用竹枧槽接水的,或有水井、近水沟可供使用。
  有夜间照明的马灯或油灯。
  还应准备些干草料和柴禾,供晚到的马帮应急购用。
  马店方便马帮吃饭睡觉,照料牲口,看守驮子,成为他们休息歇脚的好场所。
  马店是城镇小屋,山村茅店,设 备简陋,却服务周到。
  与现在的星级宾馆,旅游饭店,简直是天壤之别,但 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它所起的作用,并不比星级宾馆、车站码头差多少,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据点。
  解放前后,滇西南边垂的顺宁小山城里因为马帮来往频繁,所以开设的马店也不少,如东门内的马家店(马国清),清真寺西侧的杨家店,毛家拐的肖家店,今凤城完小旁的沙家店,栅子门附近的廖家店(廖炳胜),小北门坡的罗家店等。
  因为来往马帮中 蒙化(巍山)的回族马帮多,所以凤庆城中好几家是回族马店。
  另外从顺宁到下关这条古道上,鲁史、金马、德乐、新村、犀牛、西鼠街、阉鸡厂、蒙化城、大仓街等所有的驿站(六十华里一个马站),都开设有马店,因为滇西南云州(云县)、顺宁(凤庆)、缅宁(临沧)、双江、镇康等地的茶叶都要从这条古道上运出 到下关,再转到昆明进内地,或转到丽江、迪庆进西藏。
  对外还可入缅甸、走夷方,进行物资交流,所以这条古道在公路不通之前,非常繁华热闹。
  解放后,顺宁茶厂的马帮利用接官亭陈思存家的制革厂作专用马店,有时下关茶厂驮运队来也住这里。
  凤庆建立茶叶初制所以后,乡村初制所的茶叶都 由马帮驮运到茶厂卖,为方便茶农,茶厂设一个专门的管马人(属收购处),建了马棚四隔,楼下 设 马槽关马,楼上住人,另设一间伙房,备伙食用具,烧火塘,为卖茶马帮提供方便。
  此马棚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拆除。
  马 帮的基本用具
  马帮是驮运货物的,所以驮具必须配齐。
1 、驮鞍。
  用优质木料制成。
  上为鞍头,用两根约五厘米宽三厘米厚的枋木穿上两条弧形的鞍腿 ,其弧度与马背弧度适应。
  鞍腿厚度与鞍头向下伸部份及架子宽度相配 。
  两腿 间鞍头处和下脚用横档接牢。
  鞍头下中部有约三厘米的弧口可挂鞍裼和糠包。
  鞍腿内弯弧部份用薄木板钉一层鞍板。
  鞍前挂有盘胸带(皮带或胶带),有铁扣有带眼可伸缩。
  鞍后挂有两根鞦索、穿上鞦果儿(像算盘珠),直径约三厘米左右,粒数和长度根据骡马大小而定。
  鞦索尾穿有马屁鞧(弯木擦油)挂在马尾根部。
  马鞍内有一层鞍裼,用麻布垫毡毛缝成,比鞍板宽约两厘米,作内垫,保护马背。
  鞍裼内要再垫一层糠包。
  糠包用布缝成,内装荞糠。
  糠包直接与马背接触,既凉爽、又滑软。
  糠包中间留有约十二厘米左右的空包不装糠,为马背减压透气。
  这套鞍的设计是很科学的。
  鞍 头与两鞍板之间有空隙,鞍腿分开,使马 脊骨不直接受压,而且裼衬减压隔磨,使马背软 受力。
  盘胸、尾鞧将鞍拉紧,上好驮子,上坡下坎,都保护着马背不受硬物刺磨。
  这种良好的设计也是前人实践的结晶。
2、架子。
  用约三厘米厚,五厘米宽的优质硬木枋做成。
  架子头两根架 肩平伸,棱角打圆,架脚弧度与鞍子相配。
  架肩有主轴木相连,脚有木档接牢。
  宽度与鞍相配,恰好卡入鞍内。
  架子上配用牛皮划制成的牛皮条,长约两丈 多, 用动物油揉成软皮绳,这是捆 扎货物的主要工具。
  架脚用麻绳系一对架弯档,呈弧形,也叫架弓,作为兜勒货物与架轴皮条挂勒的活扣。
  再配上一对龙竹破成的竹 瓦,防货物被架子头顶坏。
  如 果是性较烈的骡子,架子 上还 要 配兜肚带,以防鞍架翻落。
  马锅头勒驮子捆货物,有一套很讲究的捆扎方法。
  将货靠在架子上,先用架心挽过来的大活扣横挂好,加好竹瓦,兜起架 弓,用皮条主绳穿勒,用力收紧后,再用皮条将驮子盘好,捆紧、驮子又稳又牢,不 会松动摇散。
  而每一道捆扎用的都是活络扣,有单股、有时双股、因物而变。
  既捆得很牢,又方便解 开,到解驮子时,一拉 一扯,几下就把驮子解开了。
  这是赶马人的一项专业技术,经过实践,才能学会。
3、必备的用具。
  防雨的毛毡或棕盖席盖、喂牲口的料 兜(麻布、麻绳制成,挂在马头 耳后喂料)。
  马龙 头 (套拴马的工具,一般用皮革制成,好的龙头在套马嘴处有铁圈,口嚼链,可卡入马口牵制烈马),可以系牵马绳。
一个马帮必须配备一套钉马掌的工具,钉锤又叫起子,偏斧(半扇形的扁锤用于敲扣掌钉),割掌刀。
  买好备用的马掌、掌钉,因为走长路很伤马掌,马掌 坏了要及时换钉,否则,伤了马蹄, 马走不成路,更无法驮货了。
  这是赶马人最重视的一环 。
  有铡草用的铁铡刀。
  砍刀,料袋等一般用品也不能忽视。
  驮马帮生活用品的驮子叫“空驮”,“空驮”竹篮驮子一次捆好扎牢,取物装物都不解开。
  所有的锅(铜锣锅、小锅)、碗、盆、瓢、筷子、饭勺、油盐、大米、水桶,都由这个竹篮驮子装驮,由煮饭人(有的叫火头军)负责。
  有的马帮是专人,有的马帮轮流做。
  煮饭、洗涮、全由此人办理,他不管侧草喂料之事。
4、头骡二骡的装饰显示马 帮的气派、风度。
  头骡的盘 胸带上要挂两 个圆形的大铜铃,一个公的(高音)、一个母的(低音),走起来嘣咙作响。
二骡的盘胸带上挂七个比核桃大一点的小铜铃、走起来呛呛作响。
  头骡二骡的龙头套上要系上红色的牦牛尾毛,头顶的正前方要安装一面小圆镜子,闪闪晃亮,挂一小匹红采。
  每个马帮都要自配一面铓锣,凡是过陡坡,走崖路,都要敲铓示意。
  只要远远听见铓声嗡嗡!铃声嘣咙!就晓得马帮来了。
  凡遇到对头马帮,要有所准备,互相照应,找比较宽阔的地方相互让路,避免骡马相撞出事故。
  另据赶马人说,铓声还有镇吓野物和镇邪的作用,也给人马壮胆。
  解放后,云南曾有部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就是以此情此景 起的名,反映了马帮古老传统的风采,也歌颂马帮为人民幸福生活而服务的新风貌。
  赶马人的衣着
  马帮是异地物资交 流的载 体。
  在他们的活动中,传递着地区间的各种信息,赶马人自然就成为地区间民族风情、民间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车路不通的年代里,马锅头比现在的驾驶员还要吃香。
  因为他们每次远征,都会带回令人欣喜和新鲜的货物或新闻。
  所以人们非常羡慕“赶马小哥多潇洒”。
  在滇西一带,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赶马人的着装是很风流,很潇洒的。 
  头上戴的是大理大麦杆编的细白草帽,套上一个油绿色的帽套(绿色细布熟桐油揉制防雨),再订上五颜色的飘带,三对垂在耳边(每边三支),走起路来,风吹飘带舞,风流十足。
  身上穿的是蓝颜色或白 色的对襟衣。
  平常人穿的对襟衣只有七对布纽扣,马锅头穿的要有十几对到二十几对布纽扣(单数),就像京 戏“三岔口”里武生 的短打扮一样,而且,赶 马人要穿两三件甚至六七件多扣的对襟衣,看去层打层,一沓厚。
  在对襟衣外面穿一件麂皮领褂,这个领褂,缝的很精制。
  齐腰短褂,两层缝拢。 
  前面是夹层口袋,在齐腰一段是围着缝一层作围装口袋,包绕腰间,可装花钱(银圆)和小物品。
  前面夹层包上挂一个绣花的筷子布包,共分三层,最里层插筷的是藤篾密编,第二层藤篾花编,第三层才是绣花布套。 
  筷子是象牙筷或者银筷,很讲究。
  赶马人的裤子是大摆裆裤,裤脚宽大,方便走路,也利于提起裤脚小便。
  脚上穿的是麻线草鞋,草鞋头处扎一个红毛绣球。
  这样,从头到脚,飘带草帽,篮色对襟,鹿皮白褂,加大摆裆和麻线绣球草鞋,一身色缤纷,短打扮,既精干,且风流,又非常潇洒。
  不过较富裕的赶马人才有 这种打扮,且逢街过市才穿。
  平时上长路,也就简单得多了,基本上是草帽,对襟衣,摆裆裤,好的加个皮领褂,脚蹬草鞋(棕草鞋最牢、滤水耐穿,旧布 草鞋较软、但不滤水,稻草鞋不耐穿)。
  较贫穷的赶马人,只能是草帽、蓑衣、棕草鞋,不可能那么讲究了。
  马帮上路、身上穿的基本上就是一身到底不更换,干湿此身,不另带衣着,只带点简单的垫盖毡 毯,轻装好 行路。
  有钱的大马锅头,高头大马, 有专用的漂亮皮 革马鞍、铜镫、皮搭鞬、皮鞭、羢毯垫褥、皮缰绳、皮龙头(套),
  骑骡选的是会走细花步的,骑着舒服不伤人。
  大马锅头的穿着不一样,不要飘带麻草鞋了,要的是藏青色的毛呢对襟衣裤,白 布底鞋,或皮帮圆口,皮帮剪子口的皮革普通鞋(类似布底鞋 ),因为他不必动手做赶马活了,只要指挥和做 大生意,管赚钱就行了。
  赶马人的 习俗
  马帮是由人和马两大要素组成的,在漫长的驮运实践中,代代相传,自然形成了一些赶马人在特定环境中特有的习俗。
  首先是人和骡马之间有深厚的感情,这是赶马人最深的感受。
  骡马不仅是驮运工具,更重要的是赶马人的 朋友。
  按他们的说法是“牲口最通人性”。
  赶马人首先要学会识牲口、懂骡马的习性,看骡马的皮毛动静。
  比如看牲口的面 牙就知年龄。
一对牙是三岁,四个牙是四岁,六个牙是六岁,牙槽不满七八岁,牙槽口长平 是十岁。
  又如“ 青(白色)马不问口”、“紫马不看走”,因为紫色马只要看皮毛就知道性子烈、会跑、不必看它走。
  而青 马(骡)不问口,不必看口中几个牙。
  “青骡青马看皮毛”。
  “七青八白九十斑,点点斑斑十二、三 ”,越老斑越多,起花就老。
  对牲口小毛小病、背上有压疮、都要细心照看。
  放牧、喂草喂料、骔毛梳理,悉心操理。
  养熟的牲口,按毛色生法,赶马人都给它起名字,如“画眉”、“花脚”、“大青”……只要主人一呼喊名字,牲口就会主动跑拢来。
  主人摸摸它的头,拍拍脖子,理一理,牲口就会自己摇摇头,摆摆尾,吹吹鼻子。
  此时无声胜有声,人畜相通,非常融洽。
  在起脚时主人一叫,牲口就来,端(抬)驮子时,主 人叫“接!接!”它就会自动钻到驮子下接驮子。
  从这些细节可看出人畜 情深难舍。
  赶马这个行业,看来潇洒,实际也是非常艰苦的,不论春秋 冬夏,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署,都得在茶马古道上奔走。
  有时前不着村,后不近店,只有“开亮”,就是夜间露宿野外。
  辛苦奔走一天,端下驮子,就要铡草(铡刀铡),喂料烧火煮饭(火 头军),找柴找水放牲口。
  秋冬“开亮”,驮子货物及人宜靠路边僻静处歇脚,不能将驮物驮子 放路上,因为要防野物过路而让道。
  还要观察山形路况,牲口放出后,赶马人就要拿起盖毡垫毯,到牲口容易出去的地方,整夜守路值班,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安稳睡觉 。
  火塘边一般只留火头军(煮饭人)守候,有情况就大吼、大叫,敲铓示警。
  风再吹雨再大,也得如此“开亮”,直到天亮招回牲口起脚,新的一天又才开始。
  “人间七十二行,赶马为王”艰苦程度 ,可想而知。
  赶马人每天行程中的午饭是以“开稍”的办法解决。
  就是中途找适当地点停下来,烧中饭喂牲口,纯粹搞野吹。
  和开亮一样,要找柴、找水、换马掌,修检货驮,观察牲口,休息片刻又起脚。
  住店时,主要选择路段驿站,一般都找往来常住的店。
  先派一个人朝前打店,恐老住店已有马帮先住,得另找,生路则现找,等马帮到来就进店歇脚住宿。
  照例铡草,喂料、喂水、煮饭。
  刚解放时,住马店一个人贰仟 旧币(今两角),一个牲口两百元(今两分),草料则现买现铡现喂。
  国家实行计划供应前,不限量,实行供应后,一九五四年每个牲口每天供五斤(蚕豆),后来减到三斤,一九五七 、八年减到两斤,就用供应本买,草 则不限。
  住 店逢小集市赶集马帮就可 以买肉打“牙祭”或杀鸡改善伙食。
一九五一年 我奉调来顺宁与马帮一起走。
  到西 鼠街就听说“茶厂马帮昨天在这里杀猪,打牙祭”。
  我们的马锅头(蒙化人)也买肉打牙祭。
  我和曹治还去买鸡蛋煮了带在路上吃。
  当时的鸡蛋是五百 元(今五分)可以买十个。
  因为年青,不骑马(只驮行李)也不怎么累还感新奇快乐。
  赶马人“打牙祭”的规矩很简单,不搞小锅小炒,由煮饭人一次将肉切好,每人一块,有几个人就煮几份,不多不少,不吃也一份,多吃也没有,但负责刷锅洗碗的火头军,可以多吃一份。
  吃肉“打牙祭”叫“下数”,就是有几个就煮几下。
  赶马人还讲就一伙马帮中必须配备一匹马,其余都是骡子。
  骡子劲大,会走、善驮;而 马性较驯,不惊不诈,比较稳重。 
  俗话说“人奔家乡,马奔槽”,如夜间开亮,遇到什么紧急情况,马会主动跑回到人在的火塘边来,但是骡子遇紧急情况就会惊散,乱跑。
  有马引路,骡子就会跟着跑回火塘边来,所以要配匹马。
  另 外牲口有个习性 ,俗话说“马有前悔,人有后悔”,凡是不能 走的地方,你再打,牲口也不会走,要善观察。
  在喂草料时,一般都是平均分配,装入料兜挂喂,但对个别食 量大的牲口,可多 给点草,对于头骡和二骡,因为挂铃、领路,所以要给它吃小灶,分配蚕 豆料时,一般牲口三碗,头骡二 骡要多加一碗,多供料保持体力充沛,领 好头,这是不成文的铁规矩。
  赶头班骡子的赶马人也是较精干的,善于处理对面遇到的情况。
  听说过去老马帮在大江边,有因对头让路不慎而被撞下江的,也 曾因对头让路相撞而发生斗殴的,所以头班骡子和人都要机智,避免麻烦。
  赶马最受考验的一关是渡筏。
  过去的神州渡,漭街渡,犀牛渡都是靠渡筏 御接驿运的。
一九五一年我奉调来顺宁和五三年赴昆开会返顺,都随马帮过犀牛渡。
  那是既有趣又惊心的一幕,生命全系 于渡翁手中。
  经第一次渡后,第二次就胆大了许多。
  在犀牛小江较平缓的一段,筏工将筏拉至上游,装上马驮子和人,边放边划顺水斜着流放,带划到对岸。
  如果掌握不好,多向下十多米,进入急水跌坎,一切就完了,必须在跌坎上二三十米处靠岸才算安全。
  赶马的牲口,则卸去鞍架,光溜溜地赶下江(在上游),这时牲口自然扬起头,鼻子高出水面,四蹄在水中怎样运动 看不见,但看到它们像游泳健几一样,吹着鼻子,向对岸游去,速度还不慢,很快就出水到岸了。
  人们常说“猪洑四海,狗洑三江”,这次我真正看到牲口洑水过江的场面,对赶马人的辛劳和沉着感到由衷的钦佩。
  赶马人在生活上还有很多的忌讳,人人都得遵守,主要是说话要避讳,如果谁“犯讳”,当天晚饭杀鸡吃肉打牙祭的钱就由犯讳 人负责以示处罚。
  忌讳的言词主要是“ 豺狼虎豹”之类不准说,所以一些常用的东西话语 要改成另一种称 呼:如饭碗叫莲花,筷子叫帮手,饭勺叫顺子,柴禾叫占革,大米叫金沙子,瓢 叫水 扇子。
  总之,凡涉及“豺狼虎豹”的字音或谐音,都不能说。
  但此俗已逐步淡化了。
  :杨荣祖
    
  

茶马古道上的大马帮茶大马锅头 (产品名称):2005年马锅头七子饼茶马司熟茶(产品类别):熟茶(产品本茶以宫廷普洱散茶为原料,采用

茶大马锅头

支持原创,感谢原作者,当前文章内容由茶友提供让茶友参考之用,如需删除请随时联系我哩

茶马古道上的大马帮 马锅头

茶马古道上的大马帮

茶大马锅头特别走访了我的老乡,顺宁茶厂的第一代赶马人杨毓柏同志,请他把茶马古道上赶马人的生活习俗、技术...
    • 马锅头 马锅头 4

      茶马古道上的大马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