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台湾资深媒体人眼中的两岸茶界十年

一个台湾资深媒体人眼中的两岸茶界十年2020-09-28 21:44五杯茶 阅读:148 字体:
一个台湾资深媒体人眼中的两岸茶界十年
茶语网茶文化现在是两岸的显学,台湾历经四十年的积累,从潮汕工夫茶到现在茶席布置、茶会的多元……这股美的暖流随着茶人的移动,也在大陆瞬间开出美丽的花朵。
  这不禁让人试图探寻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从中寻找它的文化流动与聚合。
  
  罗英银最近一直在整理两岸茶文化的变化与消长。
  截稿前的10月31日,她刚刚忙完一场在台中秋山堂举办的主题为“两岸茶论”的论坛。
  议题从台湾角度出发,探讨台湾茶文化的精神、流变、美学,以及影响大陆之面向。
  而11月12日,即将在苏州举办第二场,也将从大陆角度出发探讨大陆茶文化的兴衰、现状等种种。
  “若能梳理出茶文化的流动,对两岸茶文化的发展都能找到根源的养分,这虽然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但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这个位置的人得去做的。
  ”
  “这是一种使命感。
  ”罗英银说。
  
  ***
  
  这天下午,罗英银老师开车载我们去拜访台湾的知名茶人。
  先是王德传的掌门人王俊钦处,再去臻味茶苑吕礼臻处。
一个在台北,一个在新北,但是只有几十分钟的车程。
  “台湾很小啦,但是这个小,很重要。
  就是因为地方小,早年茶人们南来北往,互相取暖,互相pk斗茶,才碰撞出这么多茶文化的火花。
  而且到最后,感情也升温,大家都成了好朋友。
  ”罗英银说。
  台湾茶界中的媒体人里,罗英银应该是从业历史最久的。
  
  在80年代中期台湾茶文化刚开始起步时,那时候还在《中国时报》的罗英银因为写稿熬夜,开始喝茶。
  后来有一次跟日本交流,突然发现,怎么日本人可以把茶喝得这么优雅?跟部里混杂着烟味、众多人一起熬夜加班的喝法完全不一样。
  “那时候,我就觉得,啊,我要去学茶艺。
  ”
  去了茶艺馆后,罗英银觉得整体氛围都很美。
  “对,那个状态就像现在的大陆这样。
  ”
  学茶艺,考了泡茶师证,还学了插花,那个时候罗英银就觉得只要跟茶有相关性的她都愿意去做。
  而彻底决定去走茶这一条路,是在921地震之后。
  房子倒了,除了银行存款,所有有形资产都化为瓦砾的罗英银,第一次感觉到人生的无常。
  从那时候开始,她不那么看重钱了,也开始很少化妆。
  “我想我应该追求我想要的人生。
  我觉得只要投资自己,就永远不会倒。
  ”
  
  ***
  
  当人生走到了十字路口,她决定走“茶”这条路,因为有四个原因支撑:“一是能生存,茶可以维持生活;二是有好友,喝茶自然能找到茶友;三是喝茶能得到健康;四,茶可积累价值,人越老会是个宝。
  ”罗英银如是说。
  于是,当年她一人做起一本《台湾茶馔》的专业杂志,历经三年的历练,让自己对台湾茶文化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喏,就像现在这样,我一个人开车,就把整个台湾的产区全部跑遍了。
  ”
  
  ▲一边开车一边聊起人生经历的罗英银
  
  也因为这样的积累,后来更因此辗转来到五行图书,成就了自己更大的舞台。
  而很多大陆茶人认识罗英银,大都是从五行图书出版的《茶艺·普洱壶艺》开始的。
  ▲五行图书,这个创立于1993年的台湾图书出版公司,旗下《茶艺·普洱壶艺》、《陶艺》、《壶艺》、《铁壶情报志》、《香乘》、《茶拍卖》、《华韵》、《天目茶碗》、《珍馐海味》、《TheArtofTea》等等季刊,在茶界,尤其是普洱老茶界影响至深。
  在老茶以及茶器领域资讯混乱、内容梳理困难的前提下,五行图书以其在台的交流优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很多信息收集和历史考证工作,为行业打造了不少经典的工具型书籍。
  并以在行业深厚的扎根,提出过不少有见地的观点舆论,引领并推动了普洱茶文化的发展。
  
  抱着来大陆看一看的想法,不知不觉间,从2007年到现在,罗英银往返两岸穿梭的日子已经有十年。
  “也不光是普洱茶,像祁门、六安、安化、安溪、武夷山……各种茶都在跑,及采访。
  ”“我就秉着原来的那个精神,我只是要对茶了解。
  ”
  应该说,从80年代台湾茶文化的刚刚兴起,到新世纪大陆茶文化的开始复兴,罗英银的从业经历刚刚好都衔接上。
  而两岸在发展阶段不同,所产生的流动和碰撞,也让罗英银体会深刻。
  
  ***
  
  “昨天你们去周渝那里是他亲自给你们泡茶吗?昨天你们来,也是我们老板梁先生亲自泡,今天到王德传这里也是老板亲自泡,待会去吕礼臻那里也是。
  ”
  “所以就这一点来讲,这就是台湾跟大陆的不一样——管事老板不管是爱茶还是为生意走到今天的位置,但是他们都会亲自泡茶给客人喝。
  ”罗英银说。
  ▲王德传掌门人王俊钦,一位儒雅的商人
  
  台湾之行虽是短短几天,但拜访了很多位以各自不同方式深耕茶界的茶人们。
  有老茶界的资深茶鬼老饕、有东方式哲学解读茶叶的茶家、有一线茶叶品牌茶具品牌的掌门人、也有以自己独特理念制茶做茶卖茶的制茶人……
  而每每在拜访某一位茶人的时候,他们问及我们的行程,要么非常熟络“哦?你们也去拜访XXX了?他最近如何?”,要么殷切地推荐“XXX也很不错,要不要我帮你们联系,也去拜访下?”
  不管是职茶人,还是普通爱茶人,他们之间因茶而起的这种主动交流和互动,非常频繁。
  
  谈到对茶文化的推动,在2011年~2013年,罗英银接连办了三年的亚太乌龙茶文化论坛,没有政府出钱,费用完全是募捐来的,连续三天的活动,邀请亚太地区各个国家和地区一起来,讲器物、讲茶的美学、茶的教育、讲台湾茶文化的发展……“六个国家及地区,一天三百多人,一个个主题的,大家一起来聊。
  ”
  “我认为在目前来讲,这是目前的一个绝版,今后也不太可能有了。
  因为在台湾的茶人们或茶企老板,大家都忙于两岸交流来往,留在台湾的时间少了。
  ”
  而讲到这里,我们说起大陆的茶博会虽多,但多在产业和商业层面,讲到茶文化,好像会觉得很容易变成一句口号,没有内容去填充。
  “但在台湾,它为什么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五行图书的总社长梁明宗先生,他话很少,对茶的态度都在一本本五行图书里
  
  “为什么?”罗英银回答,“因为在台湾,大家就是那样从生活中来的。
  那时候没有手机,茶人碰在一起可以讲两天两夜,三天三夜,大家对茶就是有很多交流。
  大家讲茶文化,不太讲私人企业的东西。
  那是一个纯真年代。
  ”
  “大陆茶业的崛起之后,又刚好触碰到这个现代化的手机,整个的进程就完全不一样了。
  你们的茶的事业是建筑在这个手机上。
  这块跳板让你们不用去学习一些旧的东西,直接接触的东西都是新的,接受度很快。
  ”
  我们理解她说的这个新的东西,包括信息获取的方式,文化交流的方式,商品的售卖模式……这跟更具人文气息的台湾茶文化的传播方式会很不一样——比如一个岛内茶博会,来的几乎所有人都互相认识,互相熟悉,就像一个大Party一样。
  ▲在吕礼臻处喝茶
  
  很小,但是温情。
  大陆当然也有这样的茶人和聚会,但并未在商业为主的茶界形成一个整体的主流氛围。
  “这个就是当下。
  就是当时有当时的文化,当时有当时的时代背景。
  ”罗英银说,“也不是说未来有什么不好,只不过它变成了另外一种文化。
  ”
  
  ***
  
  “未来没有办法把它重新塑造,但是要懂得珍惜原来的文化是什么东西。
  ”罗英银说。
  “历史很重要。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台湾都在茶文化的传播中扮演着文化输出的角色。
  大陆这些年的茶业突飞猛进,也得益于之前台湾提前几十年的发展做出的文化积累。
  在我们开始喝茶的时候,没有人去费力研究,台湾原创的“同心杯”或者“飘逸杯”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我们的案头。
  ▲拜访陶作坊掌门人林荣国,听他讲每一个茶器具的形成逻辑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喝茶而产生。
  
  当我们想要更讲究地喝茶的时候,也不需要细究因果,茶巾铺开,盖碗/紫砂、公道、品茗杯、茶道六君子……依次入席。
  物化的文化更显像,也更容易学习。
  不过关于台湾茶文化的核心,我们又触及到多少?或者台湾茶文化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
  深入扎根茶界这么多年,罗英银做过很多历史的考证工作。
  大到一个茶文化历史传承的脉络,小到一个双杯品茗的喝法到底怎么出现的。
  “很多人喝茶并不知道茶有那个厚度。
  过去是怎么样,未来又会怎么样,都不知道。
  没关系,至少你知道当代是什么东西。
  艺术也是这样啊,现在是当代艺术,但你了解了当代艺术之后,你也要知道过去是从怎样的艺术阶段一路走来,为什么想到交响乐就会想到贝多芬?那贝多芬到底是什么背景他能够创造出这样的交响乐?你才能够理解那个大的艺术史。
  ”
  “可是你在茶界里,那你就应该要去理解,茶的这样一个历史。
  ”
  罗英银讲起在采访大陆某个茶企的一次经历,听该企业讲到该区域的茶叶曾影响到国外哪里云云。
  “我听了就只是点点头。
  你知道他一个明显的错误在哪里吗?你的历史比别人短那么多,你怎么可能影响别人。
  ”
  “所以对历史你没有清晰的轮廓,就很容易被忽悠。
  ”
  “我一直重视的是这一块。
  如果你了解了这个历史,你才能跟着茶一起成长。
  之后你才会知道你的根在哪里。
  不理解的人就会觉得我们好像在批判,但其实我们不是在批判,只是在讲一点点比较严肃的东西。
  ”
  
  ***
  
  时代的翻转太快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经济文化的发展重心在变,产区和市场的热度在变,话语权也在变。
  比如普洱茶的仓储,以前广东更有话语权,现在北方不认广东,广东不认北方,下关原厂出来的一批老茶,广东嫌弃太干,北方又如获至宝。
  
  如此光是大陆区域内就有这么多不同的认知差异,两岸的认知落差更是比比皆是。
  ——“怎么我们一直说回归传统,强调标准化,而台湾的茶人却好像现在都在各自创新?”
  ——“我觉得我们喜欢讲茶,而大陆更喜欢讲人。
  ”
  ——“怎么一直听台湾茶人在聊生态,都没听你们提工艺?”
  ——“听说大陆今年年产量230万吨?!台湾才1万多吨!可我们平均饮茶消费量是你们的5倍!”
  …………
  几乎每一个话题的开启和探讨,都让我们感受到视角不同所产生的冲撞。
  又比如罗英银讲起茶文化每一个阶段的爆发——“像进入到唐的时候,茶叶爆发了;瓷器是一直累积到宋代的时候,它蹦起来了。
  普洱茶,一直累积到台湾把它品味出这个价值,才知道——哦,原来要大树、要古树、要把它放老。
  要放老才有茶的品味,这个茶才能不伤肠胃。
  ”
  “可是现在大陆取的是——不一定要把它放老,只要是古树就好了。
  因为不想囤,要赶快卖,这样利润空间才会更快速。
  可是对这种文化消费,它到底能撑多久?”
  而站在大陆的立场,我们也有不同的看法——“老茶没有标准,经典的号级茶、印级茶、中期茶已经天价,多数沦为被少数人炒作牟利的工具,而且假茶频出、真假难辨。
  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能力上只能看看,大多数人也无法累积鉴定的能力。
  与其是这样,我为什么还要喝老茶?”
  “而新生代的普洱茶在经历2007年的大浪淘沙之后,适口性越来越好,价格也亲民,新茶存老茶大家也存得起。
  与其这样,我不如在新茶里面去感受普洱茶的美好一面。
  ”
  
  ▲紫藤庐一景
  
  新与旧,两种声音其实都并非绝对的你错我对,在两岸不同的消费场景、品饮背景之下,它们有各自的生存土壤与合理性。
  当然,以上也只是两岸认知差异的其中一个小小的例子。
  在品饮上,在茶生活的实践上,在商业道路上,这不到10天时间,与台湾茶人接触之后,所感受到的文化碰撞,和随之带来的讶异与思考,一直如影随形。
  ▲食养山房中的茶会
  
  文化,它本来就应该是一种流动。
  然后过了20年30年再回头去,它才变成一种文化。
  “于是想问问大陆的朋友,你们第一次看到的什么,会让你觉得叫台湾茶文化?你觉得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对你们的影响又是什么?”
  罗英银最近在整理一些文章试图找到台湾茶文化的核心价值。
  “我们虽然身处其中,但就好像自己在水里游泳,看不到那个水,所以随手取一瓢水,这个就是台湾的茶文化。
  ”
  “但我认为搞清楚这件事情,会对大陆未来茶文化的发展,会有一个更远的指导。
  如果现在不做,再过两三年,可能就已经没有办法做了,因为已经定型了,这个源头就很难去溯源。
  当然这个题目很大,但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这个位置的人去做的,这也是我的使命感。
  ”
  也许再过很多年后,回头再看今天的纠结和所想,都无比可笑。
  就像我们看十几年前争论的话题一样。
  但对于这些不同的对话和交流,我们不应该停止。
  对过去的总结,对当下的反思,都无疑是为了一个最终的目标——让未来更好。
  
  由五行图书&书香文化研究院发起的“两岸茶论”第二场将在11月12日,于苏州·树山温泉酒店举行,欢迎大家关注。
  议题包括:大陆茶道发展的兴衰、大陆茶文化的现状、大陆茶文化美学的建立及展望、台湾茶文化对大陆的影响、大陆茶文化对台湾的影响。
  本文是台湾行专题系列稿件的收尾篇。
  
  更多关于台湾茶文化的稿件,欢迎点击回顾以下文章:
  《制茶人的茶汤,冲泡的是一种本质;事茶人的茶汤,冲泡的是一种气质》
  《紫藤庐访周渝:与传说拥有过最多老茶的人畅聊整晚,却不谈老茶》
  《这是一个来自台湾的野放茶生存样本》
  《跟吕礼臻一起喝老茶:1916年的老乌龙,喝喝看,不喜欢就别勉强》
  撰文:Via
  摄影:夏小茜
  

一个台湾资深媒体人眼中的两岸茶界十年台湾茶叶市场


一个台湾资深媒体人眼中的两岸茶界十年台湾茶叶市场 在近期举行的台湾茶叶市场一大盛事台湾仁爱乡农会主办的春茶比赛中,三生缘竞投得全部头等一奖合欢山高冷茶
台湾茶叶市场

支持原创,感谢原作者,当前文章内容由茶友提供让茶友参考之用,如需删除请随时联系我哩

    • 台灿茶叶 台灿茶叶 4

      一个台湾资深媒体人眼中的两岸茶界十年